关于印发《利通区整县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
| 索引号 | 000014349640302001/2025-00063 | 文号 | 吴利政办发〔2025〕31号 | 生成日期 | 2025-08-16 |
|---|---|---|---|---|---|
| 内容分类 | 主动公开 | 发布机构 | 利通区政府办公室 | 责任部门 | 利通区生态环境分局 |
关于印发《利通区整县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乡镇人民政府,区政府各部门、各直属事业单位,区属驻利各单位:
现将《利通区整县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吴忠市利通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5年8月16日
(此件公开发布)
利通区整县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
按照《宁夏回族自治区推动建设美丽中国先行区的实施方案》《宁夏回族自治区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工作方案》(以下简称《工作方案》)精神,为深入开展利通区整县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行动,扎实推进美丽乡村先行区试点建设,现结合我区实际,制定以下方案。
一、工作目标
立足我区实际,统筹乡村生态振兴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深入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污水、畜禽养殖、黑臭水体治理,强化农业面源污染系统治理,加强乡村自然生态保护。全面提升村庄生态环境质量、农村居民生活品质,塑造乡村特色风貌,建成村庄干净整洁、农业绿色低碳、生态环境优美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乡村。2027年,成功创建美丽乡村中国先行区。
二、重点任务
(一)改善农村生态环境质量
1.梯次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围绕“三项目标、坚持四个结合、落实五项原则”,持续实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织密织牢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网络,提升农村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2026年底,我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管控)率达到80%。(牵头单位:生态环境分局;责任单位:农业农村局、各农业乡镇)
2.有效治理农村生活垃圾。将提升农村环卫作业水平和农村垃圾治理能力作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重要内容,加大农村环卫市场化服务监管,提升环卫保洁作业水平,持续开展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深入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收运处置,实现利通区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保持在100%,2026年底,实现“全焚烧、零填埋”的无害化处理目标。(牵头单位:住建和交通局;责任单位:各农业乡镇)
3.基本消除农村黑臭水体和较大面积劣V类水体。以国控农村黑臭水体及群众反映强烈的水体为重点,开展农村较大面积劣V类水体摸底排查,建立清单并动态更新。结合水系连通、截污控源、清漂行动、增设水生态监测点,综合治理农村黑臭水体、较大面积劣V类水体,2026年底,基本消除农村黑臭水体。(牵头单位:生态环境分局;责任单位:水务局、各农业乡镇)
4.协同推进畜禽养殖氨等臭气治理。对群众反映强烈的恶臭异味等扰民问题加强排查整治,核查属实的重复信访举报每年不超过3起。(牵头单位:农业农村局;责任单位:生态环境分局、各农业乡镇)
5.综合治理乡村水土流失。大力推进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重点围绕苦水河、清水沟、南干沟流域,结合美丽河湖建设与保护项目的实施,增强我区流域生态稳定性,恢复沟道生态缓冲带系统功能,提高流域的水土保持和水源涵养能力,提升流域生态系统健康水平。3个国控、区控断面水质稳定达到自治区考核要求。实施国土绿化项目,水土流失面积持续下降。2026年底,水土保持率增长到81.15%。(牵头单位:水务局;责任单位:自然资源局、生态环境分局)
6.长效保护乡村自然生态。实施生态修复项目,通过沙化土地治理、植树造林、湿地修复、生物多样性保护、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完善乡村河湖长效管护机制、发展生态农业有机农业和乡村旅游等,建立“修复+产业+制度+文化”四轮驱动的长效保护乡村自然生态机制,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牵头单位:自然资源局;责任单位:生态环境分局、水务局、农业农村局、各农业乡镇)
(二)推进农业绿色低碳发展
7.加强农用地土壤保护。分阶段推进农用地土壤重金属污染溯源和整治,基本完成污染溯源和污染源整治。加强农用地分类管理,实施耕地有机质提升行动。保证耕地土壤有机质含量基本稳定或提高;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率到2026年底达到90%以上。(牵头单位:农业农村局;责任单位:生态环境分局、各农业乡镇)
8.加强生态养殖和健康养殖引导。通过政策扶持、项目建设和污染治理上的持续发力,在金银滩镇、马莲渠乡等散养密集区因地制宜设立畜禽粪污收运利用系统,鼓励实施畜禽粪污养分平衡管理。通过统筹、设计、设施升级等举措,推动五里坡奶牛养殖园区绿色转型与生态改善。到2026年底,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90%以上。(牵头单位:农业农村局;责任单位:各农业乡镇)
9.加强农膜科学使用处置。基本消除违规生产、销售、使用农膜现象。在农用残膜治理中,建立“农户捡拾-网点回收-企业加工”闭环体系。推广0.015毫米高强度地膜,从源头减少残膜污染,不出现生产、销售、使用违规农膜现象。(牵头单位:农业农村局;责任单位:各农业乡镇)
10.加强秸秆综合利用和有效管控。多渠道拓宽秸秆综合利用途径,提高秸秆还田科学化、标准化、规范化水平。到2026年底,秸秆综合利用率稳定在90%以上。强化秸秆焚烧监管和处罚,全面消除因秸秆集中焚烧引发重污染天气情况。(牵头单位:农业农村局;责任单位:各农业乡镇)
11.加强重点区域系统治理。聚焦地表水断面考核要求和畜禽养殖重点区域实施一批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项目。加快农业投入品(化肥、农药、灌溉用水)减量增效技术集成创新和推广应用。加强农业废弃物回收处理。开展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成效评估。(牵头单位:农业农村局;责任单位:各农业乡镇)
(三)提升农村幸福宜居品质
12.扎实推进农村厕所改造。加强农村厕所改造与生活污水治理有机衔接,因地制宜推进厕所粪污资源化利用。通过技术适配化、管理长效化、参与多元化,实现从“改得了”到“用得好”的转变,切实提升农民幸福感。(牵头单位:农业农村局;责任单位:生态环境分局、各农业乡镇)
13.大力推进农村地区清洁能源替代。因地制宜成片推进北方地区清洁取暖,加大扁担沟、金银滩、高闸等乡镇民用、农用散煤替代力度,逐步推进农村散煤清洁能源替代。大力推广生物质能、太阳能壁挂炉等设施,加快农业设施等清洁能源替代,实现农村绿色用能模式普及和使用。(牵头单位:住建和交通局;责任单位:生态环境分局、各农业乡镇)
14.深入实施乡村绿化美化。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因地制宜增加乡村绿量。持续实施农村“四旁”(水旁、宅旁、路旁、村旁)绿化,优先采用乡土树种。引导村民打造小花园、小果园、小菜园,见缝插绿、应绿尽绿。(牵头单位:自然资源局;责任单位:农业农村局、各农业乡镇)
15.全面提升农村人居环境。通过“六清二改一管护”(清垃圾、清沟渠、清废弃物、清乱堆乱放、清乱搭乱建、清残垣断壁,改美庭院、改好习惯,管护村庄环境),实现村庄环境干净、整洁、有序,村容村貌进一步提升,水塘沟渠水体明显改善。加强农村文明宣传教育,组织文明乡风评选活动,建立舆情监测和应对机制。(牵头单位:农业农村局;责任单位:各农业乡镇)
三、工作要求
成立利通区美丽乡村建设工作专班,负责整县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组织领导和协调工作,聚焦12项基本指标和15项主要任务,实行清单化管理、项目化推进、台账化落实,统筹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任务。围绕整县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目标,各责任单位要充分认识此次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真总结梳理工作特色亮点和典型经验做法,形成一批优秀实践案例,不断提高创建工作的质量和辐射效益。
附件:1.
利通区整县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基本指标体系统计表.xls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