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政府工作报告

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

索引号 640302001/2022-00145 文号 生成日期 2022-02-15
内容分类 主动公开 发布机构 利通区政府办公室 责任部门

——20111228日在吴忠市利通区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区长  马维敏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利通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2011年工作回顾

2011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是利通区实现商贸物流大突破的一年,也是我们应对挑战、经受考验、开拓进取的一年。一年来,在自治区、吴忠市党委、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区上下凝心聚力、团结奋斗、锐意进取、顽强拼搏,狠抓经济建设,着力改善民生,较好地完成了利通区二届二次人代会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快速健康发展。预计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3.8亿元,增长15%;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8亿元,增长4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5.1亿元,增长3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8.2亿元,增长16.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900元,增长11%;农民人均纯收入7437元,增长10%。

突出产业园区建设,工业效益初步显现。预计全年全区实现工业总产值102亿元,增长17%,实现工业增加值28亿元,增长21%;万元GDP综合能耗下降3.31%。园区建设快速推进。毛纺织产业园入驻的30家企业建成投产21家,另外9完成厂房建设。失地农民创业园完成一期50栋标准化厂房建设。特色机械装备制造园引进合力万兴公司年产2万辆专用汽车生产项目,一期9万平方米生产车间已开工建设。重点项目进展顺利。红果乳业日处理鲜奶100吨奶酪生产线、泰丰镁业金属镁单蓄热技改等15个投资千万元以上的新建、技改、扩建项目,有12个建成投产。中桦雪3万吨粮食储备、宁龙塑胶管业农用纳米白胶管生产等3个项目正在建设。节能降耗和安全生产扎实开展。制定了节能降耗预警调控方案,实施了吴忠市水泥工业公司粉磨站、岩鑫公司电石炉节能技改项目。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年”活动,分别进行了道路交通、重点建设工程、危险化学品和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等专项整治行动。全年无较大以上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全区安全生产形势进一步稳定好转。

突出特色产业发展,农业生产稳中有进。预计全年全区农业总产值达到25亿元,增长8%,实现农业增加值13亿元,增长6%。优质粮食种植面积保持在40万亩以上,粮食总产量稳定在17.5万吨以上特色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五里坡万头奶牛标准化养殖基地初具规模,开工建设奶牛规模养殖场7个,建成并投入使用4个;改造旧园区35个。全区奶牛存栏达到15万头,增长13.6%,净增1.8万头;肉牛出栏达到10万头,增长25%;羊只饲养量达到100万只,增长17.6%。改造日光温室2000座,初步建成金积镇供港蔬菜一期、马兴牌西瓜、东塔寺乡露地蔬菜3个万亩示范基地,设施农业总面积达到8万亩。完成经济林建设1.05万亩,提质改造旧果园6000亩,经果林总面积达到15.55万亩。产业化进程不断加快金银滩奶牛核心区被确定为宁夏首家“国家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涝河桥清真肉食品公司、兴达粮油、茂源果汁3家企业荣获农业部第二批“全国农产品加工业示范企业”称号;“艺花”牌金冠苹果被中国国际林业产业博览会评为金奖;农字号品牌竞争力不断增强,带动范围不断扩大。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进一步推广,土地流转稳步推进,新增流转土地3万亩。新增自治区级龙头企业6家、市级龙头企业9家,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到97个,成员到9324,辐射带动农户1.84万户农业发展环境不断优化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资金3937万元、农业政策性保险补贴资金139万元。以奶牛标准化饲喂、林果栽培优质粮食种植等为主的技术推广和培训服务全方位开展,全年培训农民5.4万人(次)。重大动植物疫病防控监测得到强化,农业执法监管力度进一步加大。投入资金3.79亿元,实施了重点农田水利项目21项,综合治理农田22万亩,发展高效节水灌溉6万亩,新增节水灌溉4万亩,高标准整治农田8万亩,农业生产基础进一步夯实。

突出物流市场建设,商贸流通日趋活跃。预计全年全区实现第三产业增加值30亿元,增长11%。扎实开展“商贸物流突破年”活动,编制了《利通区特色产业发展规划》,建立健全了清真食品、市场物流、旅游消费统计监测和信息发布制度。逐步完善了城乡市场体系,开工建设了占地4800亩的现代商贸物流园,完成了金属材料、农副产品、汽车城机电、农机、建材、家居、花卉8个市场130万平方米的一期建设任务,完成投资23亿元。积极争取农村市场建设、农产品流通、农村专业合作社等项目14个。实施了“家电下乡”、“摩托车下乡”、“以旧换新”、“便利消费进社区便民服务进家庭”等系列惠民工程,兑现各类补贴资金1520万元。

突出新农村建设,人居环境大为改善。建设了古城湾二期、新渠新村、张家滩湖小镇3个“塞上农民新居”。完成了城市东南部、金积新镇区、利红公路、爱心大道的征地拆迁工作,建成上桥中华、板桥梁湾等6个中心村114万平方米的安置楼,安置农户8000余户,完成公建设施和商网5.4万平方米。整治旧村庄22个,改造危房8928户。小城镇建设步伐加快,完成了金积镇老镇区东西大街道路、新镇区11万平方米住宅楼及4条道路建设;完成高闸镇镇区道路、路灯架设等工程。投资3940万元,新建改建农村公路和各类园区道路40条115公里。造林绿化3.03万亩,完成目标任务的103%。投资2900万元,实施国家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项目9个,建设农村垃圾填埋场1个、农村垃圾中转站6座、农村污水处理系统7套,新增免费开放城市公厕23个,将城区196个小区516栋老旧散居楼全部纳入物业管理,基本实现了住宅小区物业管理全覆盖。创建自治区级环境优美乡镇1个、生态村1个、优秀物业服务企业1个、优秀物业小区5个,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改观。

突出招商和项目建设,“两大任务”助推发展。全年共争取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大型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等上争项目303个,批复资金9.1亿元,完成目标任务的123%。全年共引进各类招商项目148个,总投资152亿元,实际到位资金54亿元,完成目标任务的135%。滨河幼教中心、伊盛达粮油基地等48个项目建成投产,完成投资24亿元。成功举办了第四届“中国(吴忠)清真美食文化节”,被评为“2011年宁洽会暨第二届中阿经贸论坛投资贸易项目洽谈签约先进单位”。

突出保障和改善民生,群众生活质量显著提高。成立了利通区全民创业小额贷款担保中心,发放创业贴息贷款3000余万元。新建全民创业园区2个、创业街3条、创业基地12个。完善了人力资源市场的服务功能,帮助6400多人成功就业,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3%以内。转移劳动力3.15万人(次),创劳务收入1.8亿元。新农合、新农保参保率分别达到99%和82%。为1.57万60岁以上老年人发放基础养老金947万元。制定出台了解决被征地农民有关问题的配套政策,为8.03万符合政策的农民发放了《被征地农民证》,筹措资金为2.3万被征地农民发放养老保险补贴9200万元。加大社会救助力度,发放城乡低保金4072万元、困难救助慰问金173万元、节日生活补贴396万元;全面实行医疗救助“一站式”即时结算服务,发放城乡医疗救助金762万元,救助2.65万人(次)。移民工程扎实推进,建成生态移民住房1100套5.94万平方米、劳务移民周转房132套7200平方米;完成了人饮工程铺设供水管道27.7公里;硬化道路14公里,完成工程总量的60%;村部小学、幼儿园、卫生院共6800平方米的公共设施主体完工;完成村庄绿化320亩;农田水利骨干工程全面开工建成10万立方米和12万立方米的蓄水池各1座,平田整地5500亩;建成肉牛肉羊养殖圈棚13座2.34万平方米。

突出精神文明建设,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深入开展“文明单位”创建及“文明市民”、“乡村好人家”、“社区好人家”评选活动,评选出“市级文明市民”30户、区级乡村(社区)好人家237户,推荐市级乡村(社区)好人家50户。深入开展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实施科技创业项目23个,推广新技术68项,建立科技特派员示范基地20个,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7%。农村社区建设成效显著,被国家民政部命名为“全国农村社区建设全覆盖实验示范单位”。“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国家级示范区”创建通过自治区验收。参加了自治区第七届社火大赛,获得金、银、铜牌各一枚;参加了吴忠市庆祝建党90周年红歌大赛,荣获一等奖和道德风尚奖;成功举办了庆祝建党90周年系列文化活动、“唱响利通”专场文艺演出、首届元宵花灯展、首届运动会。计划生育社会抚养费征收管理专项治理、“诚信计生”示范区创建等活动扎实开展,建成乡村“阳光计生”便民服务点112个,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44‰以内,出生政策符合率达97.4%。

突出和谐利通建设,民族团结得到加强。深化“平安利通”创建活动,健全了社会治安专群结合、“打防控”、“交巡合一”的治安防控体系。认真落实人民调解员“以案定补”制度和“三调联动”机制,共排查各类矛盾纠纷2335件,成功调处2269件,调处成功率达97.2%。“六五”普法工作全面启动,法律援助、社区矫正、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社会管理工作取得新成效。区级领导“大接访”和“领导包案”制度得到落实,领导干部“五访促和谐”活动深入开展,群众合理诉求得到妥善解决。“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区”创建活动广泛开展,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点60个、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3个。扎实开展了“宗教事务依法管理推进年”活动,营造了民族团结、和顺的良好局面。

突出勤政廉政建设,民主法制不断完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深入落实,“以人为本、执政为民”主题教育活动扎实开展,党员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意识进一步增强。对生态移民工程、征地拆迁补偿、被征地农民办证重点工作进行专项督查,确保了工程优质、干部廉洁、人民满意认真开展民主评议政风行风活动和清理规范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庆典、研讨会、论坛公务用车和小金库专项治理活动,有力地提高了行政效能和服务水平。着力构筑廉政风险预警防控机制,深入排查各类廉政风险点,制定了廉政风险防控措施。完善效能问责制度,对工作落实不力、效率低下的6个单位负责人进行了诫勉质询谈话。坚持依法行政,自觉接受人大的法律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认真听取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的意见和建议。全年共办理人大代表议案3件6项、建议26件、政协委员提案71件,承诺为民办理的实事得到有效落实。

各位代表,一年来,我们紧紧依靠广大干部群众,凝聚各方力量和智慧,各项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这些成绩的取得,是自治区、吴忠市党委、政府和区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区人大、政协同心协力、参政议政的结果,是全区各族人民、社会各界拼搏实干、共同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关心支持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人士,向为我区改革、发展、稳定做出积极贡献的广大干部群众、公安干警、武警官兵、驻利部队指战员,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利通区的发展还存在一些不足和制约因素,主要表现在:一是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农民增收渠道不多;工业发展底子薄,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弱,非公有制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活力不足;第三产业潜在优势尚未得到充分发挥二是产业结构比较单一,产业链条短,深加工项目少、产品附加值低;消费拉动能力较弱,经济增长以投资拉动为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任重道远。三是城镇化总体水平较低,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欠账较多,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仍然不高群众生产生活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四是财政收入增幅虽然较高,但总量不大,财政收支矛盾比较突出支出压力较大。五是少数单位和干部解放思想意识不强,克服困难、解决问题办法不多。对于这些问题,我们一定高度重视,认真加以解决。

2012年工作的总体思路和主要任务

2012年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和总体思路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和中央、自治区经济工作会议及吴忠市第四次党代会精神,按照利通区第三次党代会和区委三届三次全委会确定的目标任务,以深化改革创新为动力,以产业培育和项目建设为重点,以改善民生和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核心围绕“六个特色区”发展战略,深入开展“两项活动”,推进“一岸一带”建设,大力实施“八大工程”,全面加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政府自身建设,为加快建设“滨河首善之区”而努力奋斗!

2012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5%,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3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2%,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0%。

各位代表,2012年是利通区经济社会发展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关键之年,也是我们在发展中寻求突破、在竞争中争先进位的机遇之年。我们将继续发挥优势,培育产业,夯实基础,加快发展,全力以赴抓好以下七个方面的工作:

一、强力打造工业园区,在新型工业发展上拓新路

按照“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发展特色产业、扶持壮大支柱产业”的发展思路,大力实施“工业强区”战略,深入开展“工业促进年”活动,着力培育“五大产业集群”,全年安排工业发展资金2000万元,扩大园区规模,完善基础设施,加快产业聚集步伐,确保完成工业总产值118亿元,增长16%;实现工业增加值30亿元,增长18%。

(一)加快完善工业园区建设。紧盯毛纺织产业园、特色机械装备制造园、失地农民创业园、立德慈善产业园,切实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硬件建设标准和水平,使“一园四区”产生“洼地效应”,吸引更多的客商投资办厂,引进更大的企业入园发展。力促毛纺织产业园一期入园企业全部产达效,抓好精深加工区、商贸物流区和污水处理项目建设,全面启动二期建设,新建“三纵两横”园区道路6.5公里,引进精深加工企业2家以上,新增园区工业产值5亿元。完成特色机械装备制造园专用汽车生产项目一期9万平方米厂房建设任务实现明年上半年生产线投产、半挂车自卸车下线。加快失地农民创业园建设步伐,建成清真食品加工区、轻钢建材加工区和仓储物流区,完成基础设施建设,一期入园率达到100%把发展慈善产业作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力,创新发展机制,加大推进力度,全面完成立德慈善产业园征地拆迁工作,确保园区建设顺利进行。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借助“黄河善谷”的影响力,吸引更多的慈善家、企业家前来投资兴业,年内引进5个投资5000万元以上的项目。力争实现年产值达到50亿元和10亿元的园区各1个,使园区的承载能力和聚集效应进一步增强。

(二)鼓励支持工业企业技改创新。围绕“五大产业集群”,加快工业科技创新步伐,积极引导骨干企业建立技术研发中心,组织实施工业科技发展项目7项、重大科技专项2个,争取中小企业科技创新基金、星火计划等科技项目18项,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加大对企业的服务和扶持力度,着力抓好生利来食品公司年产5000吨清真速冻食品、宁杨食品公司年产6000吨清真辣椒调味品等37个新建、续建项目;加快实施锦绣彩印公司精美包装生产线、同盛化工公司年产10万吨轻质碳酸钙等11个技改、扩建项目通过技改创新,调整工业产业结构,拉动工业经济快速增长,新增规模以上企业3家,新培育产值过亿元的企业5家、过5亿元的企业2家、过10亿元的企业1家

(三)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和节能降耗。突出抓好重大危险源监管,加强事故隐患的整改,有效防范和控制较大事故发生,坚决防止发生重特大事故,促进安全生产形势进一步稳定好转。积极督促天辰公司、荣盛公司等4家重点耗能企业搬迁;重点抓好同盛化工、金牛化工、常信化工等耗能企业节能降耗改造项目投产达效;引导鼓励万胜生物、昊盛纸业等企业分别构筑不同行业的循环经济产业链,力支持资源梯度利用和综合利用,促进区域循环经济良性发展,确保万元GDP综合能耗下降3.31%。

二、壮大提升特色产业,在现代农业发展上求突破

以稳定粮食生产为基础,以产业结构调整为主线,以发展精品农业、生态农业、观光农业为抓手,围绕“四大优势特色产业”,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增强龙头企业辐射带动能力,夯实农业发展基础,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农业总产值达到28亿元,增长7%;农业增加值达到14亿元,增长6.5%

(一)加快特色产业提质增效。在奶产业上,加快推进五里坡奶牛生态养殖基地建设,加大旧园区改造力度推行标准化、规模化养殖,新建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园区5个,改造旧园区20个。全区新增奶牛3万头,存栏达到18万头鲜奶总产量增加5万吨,达到45万吨在清真牛羊肉产业上,加快五里坡肉牛肉羊繁育基地和育肥中心建设扶持发展基础母牛和基础母羊规模养殖。全年肉牛出栏量达到12万头,羊只饲养量达到110万只,牛羊年交易量达到130万头(只)以上。在设施农业上,继续高标准建设金积供港蔬菜基地东塔寺万亩露地蔬菜基地和“马兴牌”万亩西瓜种植基地,落实日光温室瓜菜植2.8万亩种植露地蔬菜2万亩、大小拱棚西瓜3.5万亩,设施农业总面积达到9万亩经果林产业上,加快扁担沟苹果、东塔寺和郭家桥鲜食葡萄基地建设,实施金银滩、古城等乡镇旧果园提质改造工程,新增经果林5000亩,改造旧果园1万亩,经果林总面积达到16万亩同时,依托黄河湿地、城南防洪排涝工程等水系,加快适水产业基地建设,改造整治旧池塘积极推广无公害、绿色水产品标准化养殖,发展适水产业5000亩。

(二)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进一步完善“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产业链接机制,制定出台优惠扶持政策,发展壮大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组织,不断扩大夏进乳业、茂源果汁、中桦雪面粉等农业龙头企业的影响力,新培育国家级龙头企业1家、自治区级龙头企业2家、市级龙头企业6家、示范型专业合作组织10个。按照“基地规模化、产地无害化、经营产业化”的要求,加快推进农产品产地认证,着力提升“马兴西瓜”、“三郎果蔬”、“扁担沟苹果”等农字号品牌的知名度,力争年内完成3-5个农产品产地认证。

(三)实施“水利强基”工程。大兴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围绕发展现代高效节水农业,整合小农水、土地整理、农业综合开发等项目,统一规划布局、统一质量标准,在东塔寺、扁担沟、金银滩等乡镇发展高效节水灌溉2.5万亩;在金银滩、郭家桥、扁担沟、金积、高闸等乡镇加快末级渠系改造和田间工程配套,高标准治理农田10万亩,综合治理22万亩。加强防灾减灾基础设施建设,启动实施扁担沟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和南部生态水保项目;加快苦水河、清水沟、南干沟、双吉沟等中小河流治理,治理河道40公里、水土流失面积54平方公里。创新水资源管理体制,稳步实施农村水费改革、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小型水利设施产权制度改革,开展二支渠农业综合水价改革试点工作,完善农民用水协会管理考评机制,加快水利信息化建设步伐,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示范区”建设进程。

(四)强化农业支撑体系建设。在政策资金上,全面落实强农惠农政策,制定出台优势特色产业发展扶持政策,积极搭建支持农业发展的金融平台,本级财政全年安排支农资金3000万元。在科技服务上,按照“一个基地、一支队伍、一名首席专家”的要求,深入开展专家服务团和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实施“奶产业提升技术集成与示范”等5个科技专项和10个科技特派员项目,培育科技示范村10个、科技示范户1000户,培训农民5万人(次)。在保障体系上,加强重大动植物疫病疫情防控监测,扩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控覆盖面,确保质量安全监控率达到80%,质量安全达标率达到95%以上。加快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加大农业执法监管力度,进一步规范肉类、生鲜乳农资、兽药购销市场,严厉打击掺杂使假等违法违规行为,切实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

三、加快建设物流市场,在现代服务业发展上下功夫

按照“建设大市场、搞活大流通、发展大商贸”的发展思路,以现代商贸物流园为平台,以品牌带动战略为突破,以清真餐饮、慈善产业、电子商务为重点,着力打造现代服务业崛起区,确保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32亿元,增长11%。

(一)规范运营现代商贸物流园。加快完善金属材料、农副产品等8个已开工市场的配套设施,规范运营管理,提高服务质量,促其早日竣工运营。加快现代商贸物流园招商引资步伐,引进一批上规模、上档次的项目进驻各市场。启动汽车城、家居等8个市场二期建设,开工建设农资、木材、二手车、板桥汽车服务区、东塔寺汽车服务区5个市场,计划投资18.5亿元,建筑面积103万平方米。力争现代商贸物流园年交易额达到20亿元,真正将其建成“承接大银川、带动盐同红、辐射陕甘蒙”的现代商贸物流基地。

(二)大力实施品牌带动战略。按照“产业品牌化、品牌规模化”的思路,制定《利通区品牌建设总体规划》,明确中长期发展目标。引导龙头企业走品牌发展的路子,逐步做大企业规模,开发新产品,拓展新市场,不断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围绕民族地方特色,鼓励“涝河桥”品牌争创全国驰名商标,支持“兴达粮油”、“杞叶青”品牌争创宁夏著名商标,带动加快发展。围绕优势特色产业,着力培育地域品牌,整合同类品牌资源,逐步改变品牌“小而散”的现状,切实增强竞争优势。

(三)培育发展以清真餐饮为主的服务业。进一步充实完善服务业发展规划,加大对新兴服务业的扶持力度,积极培育发展慈善产业、电子商务、现代物流、信息咨询、金融保险等新兴服务业,促使服务业从业人员快速增加、范围快速扩大、产值快速增长。突出清真饮食文化特色,依托清真食府、清真美食广场和清真美食街,带动全区清真餐饮业规范经营,提升档次,叫响清真食品“吃在利通”,不断扩大“中国清真美食之乡”的影响力和知名度。通过整合资源、扶持发展、提高效益,加快清真食品加工生产和展示展销基地建设,力争清真食品实现产值60亿元,力促服务业发展再上新台阶。

四、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在统筹城乡发展上出实招

按照自治区、吴忠市“建设沿黄经济区、打造滨河生态水韵城市”的战略部署,以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为主线,以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科学规划,统筹推进,切实改善人居环境,努力将我区建成“宁夏城乡统筹发展样板区”的先行区。

(一)稳步实施“塞上农民新居”工程。扎实开展“村庄整治年”活动,坚持“政府引导、政策扶持、农民自建”的原则,继续实施“塞上农民新居”、旧村庄整治和危房改造工程。在高闸镇、金银滩镇、扁担沟镇、板桥乡、马莲渠乡各规划建设1个“塞上农民新居”,进一步完善古城湾二期基础设施。以立德慈善产业园周围和高速公路两侧为重点,整治旧村庄20个,改造农村危房1800户。加快完善梁湾、中华、李园等11个中心村的绿化、商网等配套设施建设,不断增强综合服务功能。

(二)不断加快特色小城镇建设。积极争取全国第三批发展改革综合试点镇和绿色小城镇等一批项目,把金积镇作为2012年城乡建设的主战场,加快老镇区综合改造,配套完善基础设施;在新镇区建设安置楼20万平方米、商网5万平方米、“两纵两横”道路5.2公里,逐步建成功能完善、产业聚集、环境优美、特色鲜明的沿黄特色小城镇。建成东塔寺乡办公楼、综合楼、卫生院,抓好高闸、金银滩、扁担沟、板桥、马莲渠、郭家桥等乡镇集镇基础设施建设,逐步提高综合服务和产业聚集能力。进一步完善农民集中居住区基础设施建设,优先配套建设中心村商网、学校、文化室、卫生室等公共服务设施,引导人口、资金、产业向镇区集中,推进镇域经济快速发展。

(三)大力改善城乡环境面貌以农村公路建设和生态移民庄点道路建设为重点,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新建、改建农村公路和各类园区道路170公里,协调建立农村公路养护机制,落实养护人员,完善养护体系。加大禁牧封育和林木管护力度,以五里坡生态造林绿化、城市园林绿化、农民安置区绿化、村庄绿化、农田林网建设为重点,高标准完成城南防洪排涝、南环路及分车带、清水沟、秦渠两岸绿化任务,植树造林2.3万亩,巩固国家级园林城市创建成果加大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力度,实施农村环境连片整治项目4个,创建自治区级环境优美乡镇1个、生态村1个。深入开展“文明小区”和“诚信物业”创建活动,成立乡镇物业服务管理机构,加强农民安置区的物业服务管理,加大城市老旧小区和散居楼的服务管理力度,提高物业服务管理水平。

五、不断扩大对外开放,在“两大任务”上见实效

始终把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作为保增长、扩内需、促统筹的重要举措。以招商引资带动优势产业投资快速增长,以项目建设带动基础设施投资实现突破,以大项目拉动大发展。

(一)项目建设要再结新成果。大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深入开展“项目建设管理年”活动,进一步完善项目管理机制,推行项目联审联批联办,简化程序,限时办结。加强项目管理,严格执行项目建设“四制”规定,确保项目优质安全。加大项目督查力度,建立项目建设协调推进制、分析调度制、效能督查制、考核评估制,着力解决项目建设中的困难和问题。全力推进国家级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建设、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基地建设等30个重点建设项目,确保年内完成投资40亿元以上

(二)上争资金要再上新台阶。准确把握国家和自治区的产业导向和资金投向,有针对性地抓好项目的谋划、论证、储备与对接,力争做到开工建设一批、投产达效一批、论证储备一批,使更多项目列入国家和自治区的投资计划。着力抓好马莲渠乡集镇基础设施建设、扁担沟扬水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等一批已上报项目的跟踪落实,确保上争项目资金增长30%左右。

(三)招商引资要再创新佳绩。按照“工业园区化、园区产业化、产业集群化”的思路,改革招商引资管理体制,创新招商引资机制。立足我区毛纺织、清真食品、装备制造、特色农业、乳品加工、商贸物流资源和现有产业基础,加强项目的推介和对接,积极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紧紧围绕市、区的“一园四区”和优势骨干企业,研究好新项目的开发和已有项目产业链的延伸,争取在重点项目引进、产业招商、园区招商等方面取得新突破。切实加快山东德州天宇化工集团年产3万吨丙炔醇等85个项目建设步伐,确保招商引资增长15%以上。

(四)对外开放要再拓新领域。加强与国家、地区的经贸合作和文化交流,充分借助中阿经贸论坛、中国·东盟博览会东西部合作与投资贸易洽谈会、西部国际博览会等交流平台,主动“走出去”,大力宣传推介利通区的资源和特色;积极“请进来”,邀请国外企业、商会来我区参观、考察,投资置业。高标准办好第五届“中国(吴忠)清真美食文化节”,深入挖掘民族经济和内涵,深度开发文化产业,做大做响清真食品,不断扩大“中国回族之乡”的影响力,全力打造“地区开放区”。

六、着力实施民生工程,在惠民利民上增实惠

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工作的重点,进一步加大劳动保障和社会救助力度,加快推进文化旅游事业繁荣发展,高度关注困难群体的生产生活,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一)高度关注民生事业。落实各项惠民政策,实施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40个。启动建设利通区敬老院、沙坝沟公墓等利民工程。实施整村推进扶贫开发项目,年内使每个项目村整合资金达到100万元。实施村级发展互助资金项目,扩大吊庄移民村项目覆盖面。实施东部水源改造及杨马湖安全饮水工程,解决1.6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率先实现农村安全饮水全覆盖。加大食品安全监管力度,进一步健全食品安全监测体系,加强对食品生产、流通环节的监测。推进人口计生综合改革,实施“家庭幸福”、“计划生育能力建设”等提质工程,建成区级人口和计划生育服务站,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9.2‰以内,出生政策符合率达到96%以上。完善五里坡生态移民区基础设施,配套村部小学、幼儿园、卫生院的附属设施,建设科技信息服务站1个、农家超市3个、蓄水池2座、泵站1座。全面完成1100户5500人的生态移民搬迁安置任务,加快培育特色种植业、特色养殖业,大力发展劳务产业,努力实现移民“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

(二)不断完善创业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积极争取国家西部地区农民创业促进工程试点县项目,建设利通区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巩固国家级创业型城市创建成果,新建全民创业基地6个,新增城镇就业42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3%以内;培训农民工9000人(次),转移劳动力3万人(次),创劳务收入1.8亿元。切实做好拆迁群众的安置就业工作,关心他们的生产生活。推进城乡低保救助一体化,建立低保规范化管理长效机制,实施农村贫困大学生救助工程和贫困丧偶单亲母亲救助工程。完善医疗救助制度,优化医疗救助“一站式”服务,加大对重特大疾病、慢性病的救助力度。扎实开展统筹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和统筹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工作,年内参保率分别达到90%和95%以上。

(三)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事业深入贯彻自治区《关于做强做大文化旅游产业的决定》,制定出台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规划和优惠扶持政策,紧紧依托沿黄旅游资源和人文优势,规划建设黄河农耕文化旅游观光园,充分展示黄河农耕文化和回族优秀文化。加快开发黄河沿线休闲度假游、苦水河沿线农家生态观光游和塞上江南风情游等精品旅游线路,逐步做强做大,提升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水平。加大投入力度,加快公共文化服务向基层倾斜、向农村延伸,全面构建覆盖城乡、惠及全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快完善基层文化基础设施,乡镇文化站、村(社区)文化广场设施配备率达到100%。扶持发展民间文艺团队,开展社火展演和元宵花灯展等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民俗文化活动,举办“滨河文化艺术节”和喜迎“十八大”系列文化活动,着力推动文化事业大发展、大繁荣。

七、全面加强社会管理创新,在构建和谐利通上谱新篇

以加快城乡社区建设为着力点,不断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切实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努力构建和谐幸福新利通。

(一)加快完善城乡社区建设。增强社区服务管理功能为核心,加大投入,整合资源,完善基础设施,提高服务水平,全面加强和谐社区创建工作,把社区建成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有效平台。进一步优化社区布局。对新建住宅区、城中村进行重新规划,合力调整社区布局原则上每个社区规模控制在3000户左右,社区工作人员达到7至9人。进一步拓展社区服务领域。在城镇社区全面推行网格化服务管理体制,加快数字化社区建设进程积极探索社区管理的新模式,壮大社区志愿者队伍,形成志愿服务的常态机制在农村社区推行“开放式办公、一站式服务”,设立“三站一队”,优化工作流程,规范服务标准,巩固农村社区建设全覆盖创建成果,逐步完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区服务体系,满足居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服务需求进一步深化示范社区创建活动。建立健全城乡自然灾害救助制度,创建国家级自治区级“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各2个、国家级“敬老模范社区”1个、自治区级“敬老模范社区”和“环境友好型社区”各2个。进一步加强社区硬件建设。完善城镇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逐步解决社区办公经费和人员工资待遇等问题,使社区真正实现“三有”目标,城镇社区办公活动用房面积达到400平方米,农村社区达到300平方米,把城乡社区建成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稳定器”

(二)着力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全面贯彻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大力开展“民族团结创建提升年”活动,加快“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区”创建步伐,新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点60个, “和谐寺观教堂”创建率达到40%,努力提升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水平,创建一批国家级、自治区级和吴忠市级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加强宗教事务依法管理,完善民族宗教领域矛盾纠纷调解三级网络工作机制,妥善调处领域的各类矛盾纠纷,坚决制止领域的非法传播和渗透活动,不断巩固各民族和衷共济、和睦相处、和谐发展的良好局面。

(三)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深入推进“平安利通”创建工作,到年底“平安村(社区)”达到100%。强化社会管理综合治理,严厉打击各类刑事犯罪活动。深化社区警务工作,全面落实治安防控措施,强化物防、技防、人防工作,全年“零发案”村(社区)达到70%。严格落实禁毒工作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完善禁毒工作考评机制,强化管控措施,坚决遏制毒品犯罪活动。大力开展社区戒毒康复工作,加大“无毒乡镇、无毒村(社区)”创建力度,年内“无毒乡镇”达到70%,“无毒村(社区)”达到85%。健全特殊人群服务管理体系,加强对社区矫正对象、刑释解教人员、吸毒人员等特殊人群的服务管理。加大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力度,建立流动人口全员信息化管理电子台账,全面推行“居住证”制度,流动人口服务管理覆盖率达到100%。加快依法治区进程,以“法律六进”活动为载体,全面推进“六五”普法工作,深入开展“法治文化建设年”活动,完善群众诉求调解机制,认真办理法律援助案件拓宽社情民意表达渠道,建立多层次、多元化的社会矛盾化解机制。完善信访维稳、突发事件和群体事件应急处置机制,积极化解信访积案,确保矛盾在源头得到控制、纠纷在基层得到化解、问题在一线得到解决。

加强统计、气象、老龄、残疾人国防动员、双拥共建、防震减灾等工作,大力支持工、青、妇等群众团体积极开展工作,更好地发挥桥梁纽带作用

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各位代表,面对新形势和新任务,我们必须以“开展进一步营造风清气正的发展环境活动”为契机,切实转变政府职能不断改进工作作风,着力优化发展环境,进一步提高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我区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营造公正民主、依法行政的法制环境。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完善重大决策专家论证、集体审定和社会公示制度,加强调查研究,尊重客观规律,做到察民情、听民意、聚民智,切实提高决策的预见性、科学性和有效性,确保各项决策和行政行为更加符合区情,更加符合人民群众的愿望。强化行政问责,把不作为、乱作为和损害人民群众利益行为作为问责重点,严肃追究给国家利益、公共利益造成损害的行为。主动接受人大的法律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认真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人民团体的意见建议,广泛接受社会公众和新闻媒体监督。强化执法监察,依法履行职责,确保政令畅通。

营造守诺践约、尊重规则的诚信环境。大力推进诚信建设,积极探索建立行政机关及公务员的信用记录和信用评级制度逐步建立健全信用管理体系。开展诚实守信宣传教育活动和诚实守信道德模范评选活动,引导全社会增强遵守法律、尊重规则和按规则办事的意识。加强政府性债务管理,严禁政府部门和乡镇举债。规范对外担保行为禁止以行政机关名义进行违法担保。实行目标管理考核认真抓好承诺为民办理的实事,确保政府承诺的事项得到高标准兑现。

营造勤政高效、服务优良的政务环境。深化机关效能建设,加大效能监察力度,完善效能考核,兑现服务承诺,提高行政效率。推进政务公开,健全区、乡、村三级政务服务网络,大力推行阳光政务。牢固树立为基层服务、为群众服务、为企业服务的意识,大力倡导真抓实干、勇于担当的果敢作风,充分发扬不畏艰、争创一流的精神品质。以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把精力放在狠抓落实上,把功夫下在推动发展上,把心思放在改善民生上,创新工作方法切实把各项工作抓出成效,创造出无愧于时代人民的新业绩

营造风清气正、廉洁从政的干事环境。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实施“勤廉为民”工程,加强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完善监督机制,严肃查处失职渎职、越权办事、以权谋私等违法违纪行为。强行政权力监督,开展工程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突出对行政审批、政府采购、工程招投标、项目建设、国有产权转让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监管。加强政府财政管理,充分发挥财政监管和审计监督的作用,切实加大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力度,保证财政资金安全、规范、高效使用。深入开展廉政风险防范工作,推行勤政廉政承诺制,不断加强公务人员的廉政教育,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

各位代表,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让我们在自治区、吴忠市党委、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坚韧不拔的意志、攻坚克难的勇气、求真务实的作风、勤政为民的情怀在建设“滨河首善之区”的征程上,谱写出更加壮丽的诗篇!

  

  

  

  

  

  

  

  

  

  

  

  

  

  

  

  

  

  

名 词 解 释

  

六个特色区:奶产业核心区、低碳经济先行区、现代服务业崛起区、黄河金岸样板区、地区开放区、民族团结模范区。

两项活动:进一步营造风清气正的发展环境活动、工业促进年活动。

一岸一带:黄河金岸、商贸物流产业带。

八大工程:工业促进、农业提升、商贸崛起、城乡改造、水利强基、民生改善、文化繁荣、社会管理创新。

五大产业集群:清真食品农副产品加工业、毛纺织产业、装备制造业、印刷包装业。

一园四区:金积工业园区,立德慈善产业园、毛纺织产业园、特色机械装备制造园、失地农民创业园。

四大优势特色产业:奶产业、清真牛羊肉产业、设施农业、经果林产业。

两大任务:上争项目资金、招商引资。

项目建设“四制”: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合同管理制、工程监理制

三站一队:惠民服务站、综治维稳信访站、流动人口服务站、治安联防队。

社区“三有”:有人员、有经费、有阵地。

2011年利通区获得自治区级以上的荣誉和奖项

  

1、“中国(吴忠)清真美食文化节”荣获2011年中国节庆产业“十大饮食类节庆”奖。

2、中国(宁夏)园艺博览会“展览展示先进单位”。

3、全国农村社区建设全覆盖实验示范单位。

4、2011年宁洽会暨第二届中阿经贸论坛投资贸易项目洽谈签约先进单位。

5、自治区婚育文明县(区)。

6、自治区农民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行动达标县。

7、自治区“塞上农民新居”建设先进集体。

8、自治区农业增收先进集体。

9、自治区农业科技进步先进集体。

10、自治区农村信息化工作先进集体。

11、自治区农业科技110(星火12396)先进单位。

12、自治区节水型社会建设先进单位。

13、自治区安全生产行政执法案卷评比一等奖。

14、自治区文化工作考核先进县(市、区)二等奖。

15、自治区科技特派员创业工作三等奖。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宁ICP备19000976号-1宁公网安备64030202000186号

 主办单位:利通区人民政府办公室版权所有 联系方式:0953-2666555 网站标识码:640302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