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政府工作报告

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

索引号 640302001/2022-00142 文号 生成日期 2022-02-15
内容分类 主动公开 发布机构 利通区政府办公室 责任部门

——20101228日在吴忠市利通区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吴忠市利通区人民政府区长  马维敏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利通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2010年工作回顾

今年以来,在自治区、吴忠市党委、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区上下紧紧围绕利通区二届一次人代会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始终以事业为重、以大局为重,团结奋斗、攻坚克难、负重拼搏,狠抓经济建设,着力改善民生,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健康快速发展,向建设滨河首善之区的目标迈出了坚实的步伐。预计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1.9亿元,增长15%;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2659万元,可比增长3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4亿元,增长3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8亿元,增长2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364元,增长9.3%;农民人均纯收入6526元,增长12%。

农业生产成效喜人。预计全年农业总产值达到21亿元,增长7.8%;实现农业增加值10.9亿元,增长7.5%。一是优势特色产业不断壮大。全区奶牛存栏达到13.2万头,新增1.4万头;鲜奶总产量达到40万吨,增长10.2%。新建扩建奶牛规模养殖场10个、家庭牧场21个,改造旧园区32个。完成了涝河桥肉牛肉羊育肥基地二期等4个养殖场建设,肉牛出栏达到8.2万头,羊只饲养量达到80.5万只。投资2300万元,改造提升日光温室1500座,设施农业总面积达到7.14万亩。全年新增经果林1万亩,总面积达到14.5万亩,被中国经济林协会授予“中国西北鲜果之乡”。建成粮食高产万亩示范片3个,种植富硒和有机水稻3.2万亩、冬麦15.4万亩,粮食种植总面积达到40.6万亩,粮食总产量达到1.7亿公斤。二是农业生产水平不断提高。全年共投入财政支农资金8820万元。创建了自治区现代农业示范基地3个,建成标准化饲养、日光温室配套技术等6个科技示范园区。举办农业科技培训628场5.3万人次。开展鲜活农产品农残抽检,严格执行市场准入制,建立健全了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动物防疫体系,无公害产地覆盖率和畜禽免疫率均达到100%。三是农业发展条件不断改善。落实农机购置补贴资金1767.7万元,拉动农户投资3536万元,农机化综合作业水平达到76%。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组织90个,发展成员9164人,带动农户1.75万户。土地流转进程加快,新增土地流转面积3.16万亩,累计达到6.11万亩。捆绑项目、整合资金,投入2.6亿元,实施了马莲渠、波浪渠砌护、小农水重点县建设、农业综合开发、扁担沟土地整理等项目,砌护渠道923公里,配套建筑物5200座,新增节水灌溉面积2.97万亩,改造中低产田2.54万亩,高标准整治农田8万亩,建设畦田15万亩,综合治理22万亩。四是龙头企业带动能力不断增强。引导龙头企业创品牌、拓市场,签约农业招商项目63个,协议引进资金8.9亿元。培育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家、自治区级12家、市级30家。

工业发展后劲增强。预计全年工业总产值达到87亿元,增长13%;实现工业增加值21.4亿元,增长16.3%。一是园区建设进展顺利。启动了金积老镇区改造工程。完成了毛纺织产业园、失地农民创业园、特色装备制造产业园、五里坡新经济区的总体发展规划编制。开工建设了毛纺织产业园一期工程,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和标准化厂房基本建成,入园企业达到20家。二是产业集群效应显现。清真食品进一步延伸,涝河桥清真牛羊肉及速冻食品加工、红山河年产5000吨清真枸杞香辣酱等项目已建成投产。农副产品加工业规模进一步扩大,泰利丰年产5000吨麦精、茂源果汁仓储冷藏等项目已全部完工。装备制造业快速发展,万兴实业农用车装配、吴忠仪表厂自动化仪表生产等项目已基本建成。轻工业实现改造升级,昊胜纸业污水处理厂、年产9.5万吨棉浆粕二期工程等项目正在加快建设。三是节能减排和安全生产扎实开展。全面完成了自治区下达的“十一五”期间节能减排目标任务。安全生产呈现“四降”态势,各类事故、死亡人数、受伤人数、经济损失分别下降了22.2%、9.1%、6.3%、5.6%,全年无较大以上安全生产事故发生。

商贸流通日趋活跃。预计全年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7.6亿元,增长14%;批发零售业、住宿业、餐饮业、旅游业营业额增长率均在20%以上大力实施“家电下乡”、“汽车摩托车下乡”等惠民工程,全年发放补贴1351万元。成功举办了2010第三届中国(宁夏)回商大会“清真美食节”,投资490万元完成了清真美食街改造工程。城乡市场建设步伐加快,完成了东郊农产品批发市场改扩建一期工程,水果、蔬菜大宗批发已搬迁至新市场。吴忠国际建材中心一期工程盛悦饭店三郎果蔬配送公司冷链保鲜库、涝河桥清真牛羊肉市场5000吨冷链及吊宰线等项目已建成并投入运营。国际汽车城、金属材料物流园、家居装饰材料等十大市场建设项目的规划选址意见书已办理完毕

城乡面貌明显改观。投资5.4亿元,建成了回乐人家、古城湾、怡和人家等8个“塞上农民新居”1270户,建筑面积13万平方米。开工建设了板桥梁湾、东塔寺李园2个中心村,规划建设38万平方米安置楼,安置农户4000户。整治旧村庄48个5027户,改造危房1571户。投资3000万元,完成了金积、高闸、马莲渠3个乡镇集镇基础设施建设,金积镇新镇区建设已拉开框架起步区6万平方米的住宅楼已开工建设;高闸镇新建改建街道6条4公里,完成排水4.5公里;马莲渠乡硬化街道1.2公里,完善了绿化等基础设施投资5234万元,新建改建农村(园区)道路32条158公里。完成了城市东南部建设征地拆迁工作,基础工程已开工建设。高闸、板桥、金银滩、东塔寺、马莲渠、郭家桥6个乡镇农村环境整治“以奖促治”项目全面完成。新建农村卫生厕所1500座、垃圾中转站5个垃圾池700个,购置垃圾清运车7辆,安装果皮箱580个,免费开放城市公厕38座,城市环卫机械化作业水平居宁夏之首。

生态环境不断改善。大力实施生态绿化工程,完成了高速公路板桥段、滨河大道东侧、早元段等生态景观林和农田林网、生态防护林建设,全年植树造林3.15万亩,栽植各类树木1863万株。全面完成了市区328个居民住宅小区的环境整治和绿化任务,补植增绿974亩。按照牛首山东麓生态绿化规划,实施了天辰湖供水工程,完成了水库扩容、砌护、防渗工作。实施了城南防洪排涝工程,开挖土方69.9万方,开挖主线4.6公里;实施了清水沟治理一期工程,开挖土方85.6万方,治理沟道12.1公里。以上两项工程投入资金已超过4000万元。

“两大任务”全面完成。全年共落实各类项目235个,争取资金5.23亿元,完成目标任务的104.6%。农村危房改造、农村公路通达工程等项目已完成年度投资计划,农村社区、市场体系、农业综合开发、农村公路渡改桥等项目正在分期实施。全年共引进各类项目115个,实际到位资金11.2亿元,完成目标任务的112%。先后组织外出招商16批次,接待各地党政、企业考察团15批次,参加各类经贸洽谈会18次,召开了招商引资恳谈会、银企对接会等,招商引资平台建设已全面拉开,吸引资金、项目向园区聚集。

“十二五”规划编制初步完成。自去年12月份开始,我们就着手安排“十二五”规划的编制工作,成立了领导小组,印发了工作方案。在深入调研、科学论证、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邀请自治区发改委、政府研究室的领导和专家,召开了规划讨论会,并前往国家发改委,征求有关专家的意见。根据征求的意见,结合中央、自治区最新宏观政策,进行了修改完善,并提交政府常务会议、区委常委会议、区委二届六次全体(扩大)会议研究审议,初步形成了“十二五”规划(送审稿),为我区今后五年的发展提出了新目标、绘制了新蓝图。

民生工程成效显著。深入开展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实施科技发展项目24项、科技创业项目31项,推广新技术120项,引进新品种138个。启动了城乡医疗救助“一站式”服务,全年发放城乡低保、高龄津贴、医疗救助等资金3981万元。投资43.8万元,实施了73户农村贫困残疾人的危房改造。圆满完成了与灵武市、红寺堡区的区划调整移交工作。扎实开展城镇星级社区创建活动,三星级社区创建率达到100%,四星级、五星级社区创建率达到80%,城镇社区工作经费由每年1万元提高到2万元。整合资金1520万元,完成了83个农村社区建设任务。全区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五大保险参保总人数达到23.87万人。全面启动新农保试点工作,年内参保率达到80%。全民创业效果明显,建成创业园区1个、创业街3条、创业基地12个。实现劳务输出3.15万人次,创劳务收入1.82亿元。新增城镇就业5258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投资370万元实施了扁担沟农村安全饮水工程,解决了1.1万人的安全饮水问题。新建户用沼气池907座、大中型沼气工程3处、技术服务网点20个,配送沼气换料车53辆;完成了1000户太阳灶示范推广项目。认真开展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扎实开展了“亲情计生万家行”和星级乡镇、婚育文明创建活动,新建扩建乡镇计生服务站2个;配套资金32.5万元,为各乡镇配发计生宣传服务车13辆;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67‰以内。

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得到加强。不断深化“文明单位”和“文明村镇”创建活动,申报市级文明单位17家,建成自治区级文明村镇1个、市级文明村镇4个。投资491万元,新建文化广场及篮球场87个、农家书屋98个。成功举办了利通区第六届农民运动会,组队参加了自治区第七届民族运动会和自治区第十三届运动会,取得了13金17银6铜的优异成绩,奖牌总数位居全市第一。为玉树、同心等灾区捐款42.6万元。自觉接受人大的法律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认真听取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人民团体的意见。全年共办理人大代表议案2件13项、建议24件、政协委员提案93件,办复率达100%。圆满完成了第八届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以加强政府机关依法行政为重点,发挥政府法律顾问作用,为政府的重大决策、处理突发事件、行政执法事项等提出法律咨询意见,着力规范行政行为。以维护司法公正、提高案件执行率为抓手,大力优化司法环境。

和谐利通稳步推进。深入开展“平安利通”创建活动,全年共排查各类矛盾纠纷1045件,成功调解989件,调处率达95%,免费为群众办理法律援助诉讼案件197件。强化禁毒各项工作措施,在禁毒宣传、缉毒破案、创建帮教等方面取得了良好成效。启动了社区矫正工作,对80名社区矫正对象和345名刑释解教人员进行了矫正和帮教。“五五”普法工作顺利通过验收,全民法律意识进一步增强。扎实推进区级领导“大接访”和“领导包案”工作,信访积案逐步得到化解。大力开展“民族团结模范区”、“和谐寺观教堂”创建活动,7个场所、8个村(社区)被自治区民委评为“和谐寺观教堂”、“民族团结示范村(社区)”。工会、共青团、妇女儿童、国防动员、双拥共建、防震减灾、统计、老龄、残疾人等事业取得了新成绩。

廉政建设力度加大。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制和廉洁从政各项规定。加强对重点工作、重点项目和各项惠民政策落实情况监督检查扎实开展了“抓作风、促效能、干事业”主题实践活动,制定了《利通区重点项目建设责任追究办法》、《利通区机关效能问责办法》等制度不断加大执法纠风和效能监察工作力度,先后对10名干部进行了责任追究和效能问责,进一步强化了机关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提高了工作效率优化了政务环境。认真抓好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共查找岗位职责、制度机制等方面的风险点620个,制定防范措施585条,建立了规范权力运行的防控网

各位代表,回顾2010年的工作,利通区取得了“两大任务”超额完成、工业基础得到夯实、特色产业不断壮大、商贸流通日趋活跃、城乡建设扎实推进、生态环境持续改善、人民收入稳步提高的良好成绩。这些成绩的取得,归功于自治区、吴忠市党委、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归功于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归功于全区广大干部群众的务实苦干。在此,我代表利通区人民政府,向关心支持利通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人士,向为利通区改革、发展、稳定做出积极贡献的广大干部群众,向公安干警、武警官兵、驻利部队指战员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利通区的发展还存在一些不足和制约因素,主要表现在:一是工业经济总量偏小,产业支撑较弱,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不快,增幅低于全市平均水平。二是经济发展缺乏大项目带动,上争项目规模小、带动力不强;招商引资项目推进难度大,意向协议签的多,实际落地的少。三是城镇化总体水平较低,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速度不快,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较大,统筹城乡发展的任务依然艰巨。四是财政收入增幅虽然较高,但总量不大,财政用于投向“三农”、改善民生的资金不足。五是政府部门和工作人员的创新意识、服务能力和执行力有待于进一步增强。对于这些问题,我们一定高度重视,认真研究解决。

2011年工作的总体思路和主要任务

2011年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和总体思路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自治区、吴忠市重大战略部署,按照区委二届六次全体(扩大)会议精神,抢抓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机遇,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项目建设为支撑,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改善民生为目标,以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为保障,大力实施“六个特色区”发展战略,重点建设一个商贸物流产业带,扎实开展商贸物流突破年活动,狠抓“两大任务”,加快建设“四个特色工业产业园”,培育壮大“四大农业优势特色产业”,稳步推进城乡一体化,进一步加强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全面加快滨河首善之区建设步伐,奋力开创“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以优异的成绩向建党九十周年献礼。

2011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奋斗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5%,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20%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0%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1%,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0%。

各位代表,2011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也是深入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关键之年,做好明年的工作,对于我们抢搭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头班车”,借助外力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明年我们所面临的形势较为复杂,从有利因素看,国家将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中央投资将进一步向西部倾斜,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十二五”规划的启动实施,东部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梯度转移,这都是我们上争项目和招商引资的大好机遇。经过近几年的发展,我区工业园区建设框架全面拉开,发展平台初步搭建,产业布局基本形成,农副产品加工业、清真食品具备较强竞争优势。农业特色产业发展良好,奶产业、清真牛羊肉产业优势明显。商贸物流、清真餐饮等现代服务业异军突起,特别是十大市场的启动建设,为我区第三产业发展搭建了良好平台。科技、文化、体育、计生、交通等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分署办公一年来,体制机制进一步理顺,广大干部群众经受住了困难局面的考验,充满了干事创业的激情和活力,这正是我们乘势而上、力争上游的不竭动力。从不利因素看,稳健的货币政策将会影响到项目融资和企业贷款的增长,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项目建设和固定资产投资。我区自身也还存在一些困难,主要是:地域面积小,土地资源有限,随着产业的发展,各种要素的制约更加明显;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特色产业规模不大、优势不明显、尚未形成品牌效应;商贸物流整体发展水平不高,专业市场综合服务功能还不完善。总体来讲,明年我们所面临的形势是有利因素多于不利因素,机遇大于挑战。只要我们抢抓机遇,奋力拼搏,大干快上,就一定能够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

为此,我们将大力实施“六个特色区”发展战略,夯实基础,发挥优势,培育产业,改善民生,着力抓好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突出特色,优化结构,奋力打造奶产业核心区

(一)做大做强优势特色产业。以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发展现代农业为主攻方向,以依托龙头企业扩大基地建设规模为抓手,坚持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的发展思路,进一步提升壮大奶产业、清真牛羊肉、设施农业、林果业四大优势特色产业。一是提升壮大奶产业。积极申报创建“中国奶牛之乡”。坚持“奶业产业化、草畜一体化、基地规模化”的发展思路转变奶产业发展方式。力伊利集团液态奶加工项目年内投产达效;推进夏进、红果、雪泉等乳品企业技改扩量、提质增效;鼓励乳品企业积极参与奶源基地建设和经营;引导小乳品企业逐步走向联合重组之路。加快以金银滩、扁担沟、马莲渠为核心的奶牛养殖带和基地建设改造完善旧园区35个,启动五里坡万头奶牛基地建设新建千头规模奶牛养殖园区3个、奶牛存栏200头以上的家庭牧场5个,全区新增奶牛3万头,存栏达到16万头。加强奶业市场监管,严把生鲜乳质量安全关,坚决打击掺杂使假、压级压价等行为,切实维护乳品企业和奶农的切身利益。二是提升壮大清真牛羊肉产业。依托“沙漠王子”、“涝河桥”等清真牛羊肉品牌优势,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扶持、科技服务,促使肉牛、肉羊养殖向大户和基地集中,加工销售向精细化、品牌化方向转变。新建肉牛存栏500头规模养殖5个,肉羊存栏3000只规模养殖3个,肉牛出栏量达到10万头,羊只饲养量达到100万只,年屠宰加工牛羊120万头(只)。三是提升壮大设施农业。打造设施农业新亮点,扩大大小拱棚种植规模,建成金积镇万亩出口蔬菜基地、东塔寺乡万亩露地瓜菜基地、高闸镇万亩拱棚西瓜基地。加快金积、郭家桥等4个设施瓜菜标准化示范基地和2个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建设继续对日光温室进行改造升级,提质增效,改造日光温室1000座,完成第一轮的改造任务。新增小拱棚5000亩,发展订单瓜菜2万亩,设施农业总面积达到8万亩,有效解决城乡居民的“菜篮子”问题四是提升壮大经果林产业。按照以鲜食为主鲜食与加工并重的发展思路,坚持政策引导,加大资金投入,鼓励扶持茂源果汁、艺林果业龙头加工企业做大做强。着力培育金银滩、扁担沟优质苹果,东塔寺、郭家桥鲜食葡萄和板桥小杂果等经果林产业带新增经果林1万亩,总面积达到15.5万亩,努力打响“中国西北鲜果之乡”品牌。

(二)全力夯实农业发展基础。强化科技支撑,深化科技支农措施,促进新技术、新品种推广和科技成果转化,科技对农业的贡献率达到57%。加大财政支农力度,全年投入资金不低于9000万元。完善动物疫情防控体系,提高疫情快速控制和扑灭能力,确保免疫率达到100%。强化农业执法监管,完善农产品管理制度,严把农资市场准入关。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构建公司+基地+协会+农户的利益联动模式,新增农业专业合作组织6个。继续推进土地流转,积极推广“马兴西瓜”、“三郎果蔬”等土地流转成功模式,新增流转土地3万亩,累计达到9万亩。坚持不懈地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投资2.68亿元,实施中北部重大土地整理、农业综合开发、小农水重点县建设农村安全饮水工程、牛首山东麓生态供水工程等项目和高闸、东塔寺、马莲渠亚行土地整理项目,改造中低产田1.5万亩,新增节水灌溉面积2万亩,改善灌溉面积10万亩。高度重视粮食生产,确保优质粮食种植面积保持在40万亩、总产稳定在1.8亿公斤,全年农业总产值增长8%以上。

二、建设园区,振兴工业,奋力打造低碳经济先行区

(一)着力建好园区。坚持“建园区、上项目、抓特色、增效益”的发展思路,围绕培育“五大产业集群”,在园区建设上寻求扩张,在产业集群上形成优势。投资3亿元,全面完成四个产业园基础设施建设。毛纺织产业一期企业入园率达到100%,引进精深加工企业1-2家,完成后续400亩的建设任务,启动建设规划占地1300亩的二期工程;失地农民创业园一期入园企业达到100%,二期完成80%的建设任务;特色装备制造产业引进2以上有规模的企业入园;金积老产业园完成道路、供电供排水、居民搬迁等工作,入园企业达到3家以上,使其成为清真食品加工区。

(二)着力扶强企业重点抓好原毛分梳深加工2万吨辅助设施、昊盛纸业日处理污水4.6万吨、伊宁和年产1.6万吨清真大豆乳酸菌饮料等18个技改扩建项目,促其提质增效。推进金世纪香烟包装生产线等10个新建项目早开工、早见效。鼓励红山河、中桦雪等优势骨干企业进行技改创新,增强竞争力引导金瑞、曼苏尔等中小企业扩大生产,拓展市场。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7家,完成工业项目总投资20亿元,工业总产值和增加值分别增长16%和18%。

(三)着力节能增效强化区属17家重点耗能企业跟踪监测,力促常信化工、同盛化工、锦海矿冶等耗能企业能量优化系统改造等项目投产达效,确保企业实现节能降耗和生产经营的双赢,全面完成自治区和吴忠市下达的节能减排各项指标完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健全安全生产管理长效机制,抓好重大危险源的监控和重大事故隐患治理,坚决杜绝重特大事故的发生。

三、整合资源,再创辉煌,奋力打造现代服务业崛起区

(一)强力推进十大市场建设。结合城市东南部建设工程,扎实开展商贸物流突破年活动。全面启动占地7000亩、规划建筑面积210万平方米的十大专业市场、两个产业园、三个汽车服务区建设,完成国际汽车城金属材料物流园、家居装饰材料、农机机电、农副产品5个市场的一期建设任务,开工建设2个汽车服务区,促其当年建设、当年投产、当年见效,着力打造10公里长的商贸物流产业带,带动创业就业3万人真正将其建成“承接大银川、带动盐同红、辐射陕甘蒙”的现代商贸物流基地。

(二)全面提升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着力打响清真餐饮业品牌,依托“清真美食街”,扎实开展“清真食品安全示范街”创建活动,充分发挥民族特色和比较优势,加快清真餐饮业的整合提升,培育一批清真餐饮品牌名店。鼓励发展运输、仓储、包装、装卸和信息处理等现代服务业,规范提高批发零售、金融保险、中介服务的水平,积极推广连锁经营、物流配送信息咨询等现代经营模式,满足多层次消费需求,切实提高服务业整体水平。继续实施“家电下乡”、“汽车摩托车下乡”等惠民工程,促进农村消费升级。加快打造旅游名片,依托古城湾、神农岛、、林枫等沿黄旅游资源和人文优势,大力发展农家乐休闲度假游风情游。

四、科学规划,统筹城乡,奋力打造黄河金岸样板区

(一)高起点改造城市东南部。按照吴忠市城市东南部建设总体规划,重点抓好城乡结合部改造工程,全力配合实施富平大道、利华南街等道路的修建工程,开工建设中华、新民等6个中心村120万平方米安置楼,安置农户1.5万户,全面完成上桥、板桥、东塔寺3个乡镇城乡结合部改造涉及的失地农民安置工作。

(二)高标准建设滨河新农村。本着稳步推进、量力而行的原则,投资6.1亿元,沿滨河大道建设古城湾二期、富平新村等6个“塞上农民新居”1800户,整治旧村庄31个,改造危房2000户。新建改建五里坡生态移民路、梁湾至涝河桥等农村公路12条150公里,完成各类园区道路建设80公里。推进农村改水、改厕、沼气、太阳能入户等工程,切实改善人居环境,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

(三)高水平创建滨河特色镇。加快金积新镇区、高闸和金银滩小城镇镇村结合部建设步伐,实施郭家桥乡集镇改造项目,重点抓好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建成镇区人口在1万人以上的中心集镇2个,推动农民住宅向小区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提高滨河镇的综合服务功能,增强辐射带动能力。争取申报板桥、东塔寺、马莲渠、郭家桥4个乡的乡改镇工作。

(四)高质量改善城乡面貌。加大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力度,实施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项目6个,新建农村污水处理系统3处、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场1个。新增城市专业保洁面积60万平方米,累计达到430万平方米,投入使用垃圾中转站11个。全面落实“门前六包”责任制,力争实现城市居民小区物业服务全覆盖。加大生态建设力度,启动实施五里坡防风固沙、苦水河退耕还林绿化置换项目。投资1亿元,实施城南防洪排涝工程、清水沟、贡碑、苦水河4个中小河流治理项目,完成南环路、秦渠和清水沟两岸、产业园区等造林绿化3.9万亩。新创建国家级和自治区级“环境优美”乡镇4个。

五、深化改革,合作共赢,奋力打造地区开放区

(一)实现上争项目大突破。抢抓国家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机遇,深入研究国家和自治区有关政策,准确把握中央投资方向,充分调动各方面力量,转变观念,主动出击,使更多项目列入国家和自治区投资计划。全年完成上争项目资金7亿元,增长40%。

(二)实现招商引资大跨越。依托商贸物流产业带、工业园区、农业优势特色产业,积极承接东南沿海地区产业梯度转移,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广泛寻找商机,主动寻求对接,努力引进一批投资规模大、科技含量高、产业链条长、带动能力强的大项目、好项目落户我区按照“共同建设、利益共享”的原则,探索与东南沿海县区结成友好城市,共同建设工业园区,实现互利共赢。全年招商引资达到30亿元,增长200%

(三)实现对外开放大发展。借助自治区举办“中阿经贸论坛”、“中阿博览会”等活动搭建的交流平台,进一步提高我区对外开放的整体水平。大力发展节会经济,通过举办“回商大会”、“清真美食节”等清真产业推介会,加强与国家、地区的经贸合作和文化交流,充分展示利通形象,树立利通品牌,努力扩大清真食品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着力优化投资环境,全面推行“全程代办制”,加强对招商项目的跟踪服务,及时为企业、客商解决问题,达到改善环境、吸引人才、扩大开放、促进发展的目的。

六、以人为本,改善民生,奋力打造民族团结模范区

(一)高度关注民生保障工作。加大民政惠民力度,推进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完善城乡低保、医疗救助制度。多方整合资金,筹建利通区敬老院等公益设施,完成农村社区全覆盖建设任务。加大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力度,巩固国家级创业型城市创建工作阶段性成果,力争通过国家验收。全年培育小老板120个,创办小企业120家,新增城镇就业50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3%以内。积极培育发展劳务中介组织和劳务经纪人队伍,培训农民工9000人次,转移农村劳动力4万人次,创劳务收入2.3亿元。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扩大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五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做到应保尽保,确保新农合参保率达到95%,新农保参保率达到90%。探索建立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机制,通过开展就业培训、提供小额担保贷款、搭建创业就业平台,鼓励他们自主创业、自谋职业;制定有关政策,统筹解决好失地农民的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问题。加大移民工作力度,年内成五里坡生态移民庄点一期工程,总建筑面积5.94万平方米,安置移民5500人;建成劳务移民保障用房3.5万平米,安置移民3500人。完成金积、高闸农村安全饮水工程,解决5.2万人的安全饮水问题。今年政府安排八件民生方面的实事,并采取纳入年度目标考核的方式,全力确保落实到位。

(二)扎实推进科技文化计生事业发展。加快科技创新步伐,加大科技成果引进、推广和应用力度,申报国家、自治区级科技项目20项;引进新技术100项、新品种120个。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和群众性文化活动,举办利通区首届运动会。深入挖掘民间传统艺术,积极开展自治区级“文化建设先进县(区)”和“历史文化名乡(镇)”创建活动。扎实开展人口和计生服务工作,争取立项新建利通区人口和计划生育服务站;加大“计划生育星级乡镇”创建力度,年内创建计划生育四星级以上乡镇3个,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9.4‰以内。

(三)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认真落实 “一把手”维稳责任制,实现“平安区”创建目标,“平安村庄(社区)”创建达标率达到95%,“平安乡镇”创建达标率达到100%。加强道路交通、校园周边等重点区域的专项整治,实现平安创建全覆盖。稳步推进“无毒社区”创建工作,实现“无毒乡镇”零的突破,无毒村(社区)达到60%以上。高度重视信访工作,健全完善信访维稳、突发事件和群体性事件应急处置机制,加大社会矛盾排解力度,确保非正常上访下降50%,赴银到吴重复集体访下降20%。强化责任,健全预案,提高应对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和公共卫生、食品安全等事件的能力。启动“六五”普法工作,深化“法律六进”活动,规范法律服务,加快依法治区进程,提高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水平。依法加强民族宗教事务管理,确保民族宗教领域的团结稳定。深入开展“民族团结模范区”创建活动,“和谐寺观”创建率达到40%以上,创建民族团结“六进”工作示范点20个。加强和谐社区建设,完善社区服务阵地,创新便民利民措施,提升公共管理服务功能。强化社区民主自治能力建设,提高社区自我管理水平和发展能力。深化“星级社区”创建活动,建成一批管理有序、环境优美、治安良好、邻里和睦的新型社区。

(四)不断加强精神文明和思想道德建设。用党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头脑、教育群众、指导实践,不断巩固推动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共同思想基础。积极开展文明单位、文明村镇、文明社区和“十好进农家”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大力宣传利通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先进典型、先进经验和发展成果,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综合素质和文明程度,形成民族团结、公平正义、尊老爱幼、见义勇为的文明风尚。积极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着力打造诚信文明、和谐幸福新利通

大力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按照法律和各自的章程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推动国防动员、双拥共建、防震减灾、统计、老龄、残疾人等事业再上新台阶。积极创建国家级“双拥模范城”。加强与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的联系。

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服务是政府的天职,效率是成功的首要因素。实现跨越式发展,我们必须以加快发展的意识、求真务实的精神、攻坚克难的魄力、服务大局的合力、立说立行的效率,不断加强自身建设,扎实开展“法治政府和效能政府建设年”活动,切实提高行政水平和执政能力。

以转变作风为重点,建设诚信政府。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牢固树立大局意识、纪律意识、责任意识和使命意识,坚决防止出现弄虚作假、浮夸虚报、有令不行、办事拖拉的不良习气,切实增强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按照“决策科学、运转高效、监督有力、服务周到、言行一致”的标准,加强政府信用建设,严格公务员诚信管理,完善激励和约束机制,不断提高政府的诚信度和公信力。

以依法行政为重点,建设法治政府。进一步规范政府行政行为,依法管理经济社会事务,完善决策制度,规范行政执法坚决杜绝滥用权力、逃避责任的行为。加快建立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行政执法体制,确保行政执法规范、公正、文明。结合“六五”普法工作,在政府部门中深入开展“学法律、树形象”活动,切实增强各级领导干部法制观念,不断提高法律素质,自觉维护法律尊严,真正做到依法行政,不断加快法治政府建设进程。

以提高执行力为重点,建设效能政府。推行联合审批、集中审批和现场审批建立重大项目跟踪服务机制为重点项目提供全天候、全方位、全过程的服务。建设政务服务中心,集中办理审批事项,到“一门受理、集中审批”,进一步提高办事效率。切实转变文风会风严格控制会议规格规模数量庆典活动,把各级领导干部从文山会海中解脱出来,集中精力抓工作落实。健全督办机制,对确定的事项和领导批示件,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结果重点工作、重点项目要专项督查,及时通报进度、反馈情况形成一级督办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的执行落实机制。加大效能问责力度,明确工作职责,严肃工作纪律,规范工作行为,切实增强行政执行力,确保政令畅通。

以勤政廉政为重点,建设廉洁政府。进一步加强廉政建设,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着力推进制度建设,注重从源头上预防腐败。加强政风行风建设,坚持为民办实事,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健全行政权力监督体制和机制,加大行政监察力度,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接受新闻媒体舆论监督和社会公众监督。深化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切实加大行政审批、招投标、项目管理、工程建设、土地出让、国有产权转让、政府采购等关键环节的监管。充分发挥审计监督作用,加大政府部门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力度,提高廉洁从政意识和勤政为民水平

各位代表,时代赋予重任,奋斗铸就辉煌。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号角已经吹响,“十二五”的大幕已经拉开,让我们在自治区、吴忠市党委、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以更加奋发有为的、更加求真务实的作风、更加扎实有效的举措,为把利通区建设成为宁夏的滨河首善之区而努力奋斗!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宁ICP备19000976号-1宁公网安备64030202000186号

 主办单位:利通区人民政府办公室版权所有 联系方式:0953-2666555 网站标识码:640302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