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政协吴忠市利通区委员会四届一次会议第50号提案的答复
索引号 | 640302001/2017-68983 | 文号 | 生成日期 | 2017-08-22 | |
---|---|---|---|---|---|
内容分类 | 主动公开 | 发布机构 | 利通区政府办公室 | 责任部门 |
马永梅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利通区创业就业工作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局按照区委、政府工作安排和自治区、吴忠市下达的目标任务,坚持“民生为本”工作主线,大力落实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把改革创新贯穿于创业就业、社会保障的各个环节,健全促进创新创业工作机制,落实社会保障政策措施,推动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取得新突破。
(一)多措解决我区基层经办力量不足问题。随着我区创业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深入推进,工作内容繁杂而涉及面广,政策性又强,尤其是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催缴费工作和劳动力实名制调查工作,几乎涉及所有的家庭和人口,服务群众40多万人次,乡镇从事劳动保障工作的正式干部只有一人,且大多数都是兼职。近年来,随着广大群众对民生领域的诉求和期望越来越高,我区基层公共服务能力相对不足。为此我局多措并举积极应对,一是我局2016年争取吴忠市“三支一扶”人员名额分配到各乡镇31人,补充到社会保险岗位。二是全面落实公益性岗位托底安置政策,积极招录城镇零就业家庭成员及年龄较大的被征地农民162名从事公益性岗位,并在其中挑选年龄相对较小、会电脑操作、责任心强的101人,安置到各社区担任社保协管员,切实解决了他们就业难的问题,同时也缓解了我区乡镇和社区劳动保障干部严重不足的难问题。2017年5月,积极招录城镇零就业家庭成员及年龄较大的被征地农民62名分配到各乡镇和社区从事劳动和社会保险工作。
(二)积极争取成立利通区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自2009年利通区分署办公以来,各项社会事业及民生工作开展顺利。先后启动实施了新农保、城居养老保险、城居医疗保险、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全民参保等重要工作,服务人次达到40多万人次,全区社会保障覆盖人群迅速扩大,社会保障服务范围不断增加。但是由于未设立社会保险管理服务机构,直接影响社会保险工作正常开展。为切实加强利通区社会保险事业管理,建立健全社会保障管理体制,确保利通区社会保险事业健康发展,2015年11月我局向市人社局和市编办请示成立利通区社会保险事业管理局,之后,多次向吴忠市和自治区反映成立城乡居民社会保险业务经办机构,由于利通区编制归吴忠市进行统一核定,所以,截至目前一直没有答复,今年我局还会多方申请,争取早日成立利通区社会保险事业管理局。
(三)加大创业贷款扶持力度。利通区全民创业担保贷款,立足服务创业,以创业促进就业,实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在工作中严格执行相关政策,及时贴付贷款利息,不断探索新的模式,为创业者提供方便便捷的服务,降低贷款门槛,拓宽担保方式,由过去的单一的公务员担保,增加了实物抵押、自然人联保等方式。公务员担保也调整为1-2人均可担保,贷款审批程序进一步简化,集中受理调查、审核、推荐、积极协调合作银行,加快办理速度,降低办理成本,基本能满足创业需求。区委政府高度重视创业担保工作,2016年12月以区委办、政府办联合下发了《关于印发利通区创业担保贷款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吴利党办发〔2016〕96号),今年,新争取自治区就业局担保资金1000万元,利通区财政配套1000万,担保基金达到4105.79万元,大力提升了我区创业贷款担保能力。截至目前,共担保贷款10440万元,其中:我局创业贷款76笔3994万元(个人担保贷款55笔514万元,企业担保贷款21笔3480万元),带动就业人数1508人;同时,为区妇联推荐农村妇女创业贷款担保482笔2561万元;为区农科局推荐草畜产业贷款担保42笔3885万元。
(四)认真落实各项就业创业优惠政策。一是落实创业扶持政策。全面落实自治区、吴忠市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就业创业工作的系列扶持政策,强化效能建设。截至目前,共培育小老板258个,创办小企业131家,已正式运营的企业创造新岗位1079个。二是落实重点群体就业援助工作。落实扩大就业的各项政策,全面推进统筹城乡就业。实现城镇新增就业3914人,城镇失业人员就业1102人,实现就业困难人员成功就业217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了3.8%以内。截止7月底,全区共转移农村劳动力2.35万人,实现劳务收入1.35亿元。三是落实培训普惠政策。争取区财政补贴30万元,大力实施城乡劳动力职业技能提升计划和“万人培训工程”,采取菜单式服务,由各乡镇确定培训工种,我局组织师资力量,因地制宜开展“订单式”“定向式”培训,截止7月底,开展各类培训135期8208人次,其中:职业技能培训16期800人,创业能力培训8期240人,企业岗位技能提升培训300人;农民工技能提升培训工程108期6837人次,选拨31名农村优秀使用人才分三期参加外省培训。四是落实高校毕业生就业援助政策。开展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实名制登记856名,通过发放创业担保贷款50万元。联合宁夏大学举办“工业企业·大学生就业洽谈会”、“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专场招聘会”3场(次)和购买公益性岗位、“三支一扶”安置和到事业单位实习,共稳定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817人。
二O一七年八月二十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