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规划计划 >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

关于吴忠市利通区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索引号 640302002/2024-00008 文号 生成日期 2024-03-04
内容分类 主动公开 发布机构 利通区发展和改革局 责任部门 利通区发展和改革局

一、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23,全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宁夏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按照自治区第十三次党代会吴忠市第六次党代会以及区委第五次党代会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高效统筹发展和安全、发展和环保、发展和民生强化政策协调配合,为经济繁荣聚力、为环境优美添靓、为人民富裕固本。全区经济运行保持总体平稳、稳进向好的态势,预计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5%其中:第一产业同比增长6.5%第二产业同比增长3.5%第三产业同比增长6.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6.8%,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6.5%8%,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5%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以内。

(一)稳增长、保安全,经济运行平稳向好。政策措施成效明显。全面落实自治区优化营商环境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31、市场主体梯度培育提质升级行动计划“24等一揽子政策措施,经济结构调整优化,新动能持续显现,主要经济指标全面增长、量质齐升,预计三次产业结构比为11.5:41.5:47,经济运行稳固向好。市场主体发展向好。加大企业纾困解难力度,解决难题242个,减税降费4.96亿元,兑现企业纾困、产业扶持资金2.24亿元,发放各类创业担保贷款9841万元;新增市场主体7032户,同比增长11.6%,市场信心持续提振。安全底线全面筑牢。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1+37+8”系列文件精神,燃气三件(套)加装率达100%,排查整改安全隐患2.5万余处。全力保障粮食能源安全,粮食播种面积26.8万亩,总产量达到15.4万吨,粮油应急供应网点城乡全覆盖;销售电量21.4亿千瓦时,同比下降14.7%。高效推进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建设,食药安全形势总体平稳。稳妥化解存量隐性债务,清偿拖欠企业账款676万元。严厉打击非法集资活动,不良贷款率控制在3%以内。

(二)促转型、调结构,产业发展提质增效。现代农业生机焕发。大力发展六特产业,设施农业、瓜菜、经果林种植面积分别达到2.6万亩、10.1万亩、2.1万亩。建成自治区奶牛标准化示范场19个,国家级奶牛标准化示范场1个,奶牛存栏25.2万头、同比增长10.9%;生鲜乳产量123万吨、同比增长6%。肉牛、滩羊饲养量分别达到20.06万头、64.68万只,同比增长9.6%4%。主要粮食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99%以上,小麦、水稻、玉米等粮食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93.6%。成立了宁夏首家县级预制菜产业发展协会,利通区被评为首批全国农业科技现代化先行县。工业经济韧性强劲。聚焦六新产业,全力落实自治区工业经济稳增长36等政策措施,为宁储板桥共享储能电站等项目减免租金107.4万元;实施5000万元以上重点工业项目6个、工业技术改造项目5个,建成投产项目6个。清洁能源、装备制造、轻工纺织产业产值分别达到2.1亿元、24.6亿元、160亿元,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分别达到5.7%11.5%。新增规上工业企业5家,实现产值1.6亿元。预计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5%现代服务业活力彰显。围绕“六优”产业,深入实施现代服务业扩容计划,成立利通区电子商务发展协会,持续推动互联网经济与一二三产深度融合。实施吴吃堡城、黄河文化公园文旅融合等服务业项目20个。优化快递物流配送体系,改造金积镇大庙桥村特色服务站和36家村级网点。建设吴忠林场、东塔寺乡、上桥镇、古城镇民宿161户,落实补助资金1543.5万元。全区接待游客人数、旅游收入分别增长81.7%72.6%。荣获宁夏餐饮行业发展环境最优县称号,光耀旅游休闲街区被评为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牛家坊民俗文化旅游区通过国家4A级旅游景区评审。

(三)抓项目、促投资,内需潜力充分发掘。投资质效不断提高。扎实开展项目五比扩大有效投资攻坚年活动,计划实施的115个项目全部开工建设,完成投资68亿元。争取项目192个,落实上争资金20.5亿元,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102.7%强化招商引资,赴京津冀、长三角等地外出招商31批次对接考察企业109家,招商到位资金达到49.2亿元,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102.5%消费潜力不断释放。深入开展消费需求促进年活动,落实促消费十大行动,举办第三届吴忠早茶美食文化节暨利通区第五届小吃文化旅游节、乡村文化旅游节等系列活动27场次,发放各类消费券24万张,带动消费2.8亿元。利通区电商中心孵化企业30家、网络主播30名,实现网络零售额8.4亿元,同比增长48%

(四)谋创新、推改革,发展活力加快释放科技创新步伐加快。实施科技创新四大工程,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5家及自治区创新型示范企业1家、科技型企业25家。深化东西部科技合作,创建自治区科技企业孵化器等创新平台3家,技术攻克10项,落实奖补资金4100万元。加快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新登记科技成果30项,技术合同成交额2.04亿元,完成目标任务的168%。全社会R&D经费投入预计达到1.48亿元。重点改革纵深推进建立水银行,交易水权907万立方米,跻身全国第一批深化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推进现代化灌区建设试点县。盘活流转闲置宅基地和土地260亩,流转金额1000万元。争取土地指标跨省交易资金4.2亿元。厘清山林资源地18.26万亩,林地经营权流转3691亩。营商环境更趋优化聚焦市场、政务、监管、法治、创新五大环境,全力推进一件事、一网办、一窗办、一次办体系建设,最大限度减环节、减时间、减材料、减成本,不见面事项、网上可办率分别达到88%93%,行政审批效率提升25%以上,营商便利度大幅提升。构建信用监管+联合惩戒+信用修复闭环机制,各类合同纠纷案件审结率达到87.2%,监管执法更趋公平公正。12345热线办结率98.9%、满意率87.4%

(五)提品质、抓统筹,城乡面貌展露新颜。新型城镇建设稳步推进。全力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开展志愿服务活动8700余场次。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实现城镇落户零门槛,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71.3%。深入开展城市更新行动,改造老旧小区20个,实施保障性安居工程等基础设施项目5个;安装充电桩1150组,新增车位313个;城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金花园社区创建为国家级完整社区试点,文萃、阳光骄子等5个社区创建为自治区级完整社区试点。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改造危房、抗震宜居房124户,拆除整治空心房”80户,清洁取暖双替代改造达到2.85万户,推进建筑能效提升改造93万平方米;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村庄全覆盖,生活垃圾治理率、无害化处理率均达到100%,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70%。建设重点小城镇2个和高质量美丽宜居村庄9个。新建改造农村公路21公里,安装农村公路生命防护设施39公里。区域发展格局不断优化。主动融入和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积极参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开展公平竞争、政务服务、政府采购、招标投标等领域专项清查,全力破除市场主体准入隐性壁垒。完成58个行政村的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开展农村宅基地和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政策资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投入力度不断加大,城乡发展的协调性、联动性、可持续性不断增强。

(六)重保护、严治理,生态环境迭代升级。生态保护全面加强。认真贯彻落实“1+4”系列文件,整改反馈问题94个,整改率100%。国土绿化行动扎实推进,完成营造林1.45万亩,森林覆盖率为10.5%。草原生态修复0.5万亩,修复治理达标率达到90%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2.9平方公里,水土保持率达到80.4%环境治理成效明显。持续开展四尘”“五水”“六废共治,中央及自治区生态环境保护反馈问题已整改194项,整改率97%。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71.4%PM10PM2.5平均浓度稳定在国家二级标准以内。黄河利通段出境断面水质保持在类,苦水河入黄口断面及清水沟、南干沟区控断面水质稳定在类以上。高闸怡和人家污水处理站被评为自治区首批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最美污水处理站“双碳”双控协同推进。以新发展理念推进碳达峰,实施国开储同利100兆瓦/200兆瓦时共享储能电站等新能源项目8个,新增分布式光伏并网规模3.9万千瓦,清洁能源发电量14.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3%;储能电站充放电量均超过2亿千瓦时,电网调峰能力有效提升。规模以上工业能源消费量同比下降0.5%,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3.6%,完成自治区下达的目标任务。

(七)惠民生、办实事,百姓福祉持续增进。居民就业稳中有增。开展就业创业促进年活动,职业技能培训2421人次,精准推送用工信息1200余条,开发青年就业见习基地46个、高校毕业生实习岗位1170个,城镇新增就业3922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59万人,高校毕业生就业率90%以上。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由上年的1.88:1缩小为1.85:1,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社会事业稳步推进。巩固双减成果,学科类培训机构压减率保持在100%。持续提升基础教育质量,建成学校6所,新增学位4095个,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90%。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示范区建设,常住人口家庭医生签约率57.1%。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15.1万人、41.6万人。实施分层分类救助,发放城乡低保、特困供养人员供养资金、孤儿养育津贴等各类救助资金9105万元。加快发展养老托育服务业,每千人养老床位数、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分别达到36.7张、2.7个。举办第二届黄河岸边乡村音乐节、自治区青少年锦标赛等文化体育活动800余场次,荣获中国体彩杯宁夏第六届农民篮球争霸赛亚军等多个奖项。全面推行县乡村三级服务中心(站)+退役军人服务政策落实、服务保障模式,发放慰问金及奖励资金60.3万元。民生保障持续改善。持续巩固脱贫成果,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达到20280元,同比增长15.7%。同利村、利原村等5个村被自治区列为移民致富提升行动示范村。全区十项民生支出达到28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90%,其中义务教育、乡村振兴、医疗卫生等支出分别增长13.3%18.3%13.9%,民生保障水平持续提升。社会治理不断强化。牢固树立国家安全观,持之以恒推进平安利通、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化建设,八五普法工作持续推进,持续巩固常态化扫黑除恶斗争成果,依法严厉打击电信网络诈骗、养老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人民群众安全感大幅提升。

总的来看,经过不懈努力,2023年全经济发展保持较好韧性,重点产业稳定支撑,生产需求继续恢复,就业物价保持稳定,民生保障有力有效。经受住了一系列严峻考验成绩取得实属不易。同时我们也要清醒认识到,发展中仍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一是投资压力依然存在、消费增长缓慢、外贸规模偏小问题相互交织,经济平稳增长的不确定因素依然较多,下行压力不容忽视;二是产业结构不够优化产业链条较短、产品附加值较低等问题依然存在,绿色低碳转型任务艰巨;三是科技创新能力依然不强R&D投入强度与当前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日益激烈的竞争形势不相适应,对高质量发展的引领作用不强。四是在多元化、多层次公共服务方面与全国、自治平均水平还有一定差距对此,我们将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聚焦重点、精准施策、靶向发力,全力以赴稳经济、保民生、促发展。

二、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预期计划及主要措施

2024利通区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思路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定不移把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宁夏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作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自治区第十三次党代会、吴忠市第六次党代会和利通区第五次党代会部署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融入新发展格局,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先行区建设为牵引,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高颜值生态、高品质生活,着力增强经济活力、防范化解风险、改善社会预期,着力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着力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在更高层次上开创利通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综合考虑当前经济运行面临的复杂形势和利通发展实际、梯次推进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如下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6.5%,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长5%,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同比增长6%7%,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5%以内。完成自治区、吴忠市下达的环境质量改善和能耗双控、主要污染物减排任务。

(一)加快产业转型,积蓄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把创新作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提升六新六特六优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发展水平。突出科技创新引领作用发挥好科技创新对产业转型的支撑引领作用,组织开展奶牛繁育等关键技术创新项目25个,培育新增创新平台5家以上。推进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促进成果转化,建立转化合作10项。完善高新技术企业培育机制,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3家、自治区科技型中小企业和瞪羚企业20家。促进农业生产提质量。牢牢守住粮食安全的生命线,粮食种植面积稳定在25万亩以上。新增设施农业380亩,瓜菜产量达到25万吨以上。加快推进农垦集团麻黄沟万头奶牛、新希望夏进万头奶牛等基地建成投产,实现奶牛存栏26万头,鲜奶产量达到132万吨。支持发展高端乳制品,提高全产业链产值。新建合兆鑫5000头肉牛规模化养殖等牧场,培育“50·300”家庭农场20个,肉牛、滩羊存栏分别达到13万头、29万只以上。第一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5%以上。推动工业发展提档增效实施中核分散式风电、钙钛矿光伏组件生产线等工业项目10个,推进国海粮油亚麻籽油全精炼等4个升级改造项目建设,工业绿色化、智能化投资增长10%以上,新兴产业产值增长11%以上。深入推进新型工业强区战略,清洁能源、装备制造、轻工纺织等产业产值分别达到2.5亿元、30亿元、195亿元。加大小升规培育扶持力度,新增规上工业企业5家,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第二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以上。服务业发展提速升级深入实施现代服务业扩容计划,新增服务业市场主体10%以上,新增服务业规上(限上)企业及大个体15家。持续打造牛家坊民俗文化村、利通区健康产业园等4家服务业集聚区,争创自治区级1家。加快推进吴吃堡城、万达美华文旅小镇、左营夜市广场业态发展,积极争创自治区级特色旅游街区。强化产业融合发展带动作用,推进金积镇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二期等服务业项目建设。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7%以上。

(二)坚定扩大内需,增强经济发展新动力。坚持大抓项目、抓大项目、抓高质量项目,狠抓谋、立、推、建,把重点项目的快变量转化成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快增量持续扩大有效投资。深入开展项目投资攻坚年活动,压实领导包抓、乡镇和部门服务保障、企业落实主干三级责任,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加快推进华润分散式风电、孙家滩土地综合整治等80个计划实施项目建设,以项目建设助推产业发展,全方位夯实经济高质量发展基础。持续增强上争招商成效,抓住三债一资金重大政策机遇,围绕提升防灾减灾能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核心技术攻关、污染治理和节能减碳等重点领域,争取更多政策资金落地利通区,上争项目资金20亿元以上。扎实做好洽谈、签约项目后半篇文章,建立招商引资定期报告、一对一跟踪服务机制,力促吴忠卷烟厂设备迭代升级改造、东星年产3万吨绿色智能制造包装产业园等44个项目建成投产。持续强化以商招商、以企招商、产业链招商、小分队招商,力争招商引资到位资金50亿元以上。加快推动消费复苏积极培育早茶经济”“夜间经济”“假日经济”“银发经济”“数字经济等消费新热点,持续打造“15分钟便民生活圈,举办第六届小吃文化节、乡村旅游文化节等主题活动,持续擦亮游在宁夏·吃在吴忠·味在利通品牌。落实汽车消费券补贴政策,支持汽车下乡、新能源汽车推广等促销活动。高标准运行电子商务孵化基地,孵化创业企业25家、培育知名电商团队10个,力争年网络零售额达到10亿元以上。线上线下融合推广文旅+康养+休闲+美食精品旅游线路,实施吴忠市生态文旅岸线(利通段)示范点等项目,持续打造牛家坊民俗文化村4A级景区,争创特色文化旅游消费示范街区2家,新增星级乡村旅游示范点8个。力争游客接待人数、旅游收入分别增长20%15%以上。

(三)聚焦深化改革,激发经济社会发展新活力。推进关键领域改革,统筹资源配置,强化要素精准供给,提升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坚定不移深化改革。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巩固拓展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改革成果,大力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深入实施科技创新四大工程,引导企业积极开展对外科技合作交流。深化六权改革,全域推行灌区农业灌溉社会化运营、深入推进水资源价值实现机制试点等工作,着力构建确权到位、权能有效、定价合理、入市有序的市场体系,实现效益最大化、效率最优化。推进高质量发展标准体系建设,助力高技术创新、促进高水平开放。持续推进双减健康利通互联网+医疗健康三医联动等民生保障上的改革。努力拓展开放空间。抢抓共建一带一路机遇,依托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中阿博览会等平台,鼓励进出口企业扩大产品出口,外贸出口总额突破2亿元。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实施营商环境一号改革工程,加大对《国务院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宁夏回族自治区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宣传力度,全面落实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和非禁即入制度,主动融入和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深化放管服改革,强化行政许可事项清单管理,推广行政备案规范管理改革试点经验,证照分离改革实现全覆盖,强化全生命周期服务。加快推进互联网+监管“双随机、一公开”一件事一次办跨省通办,不断提升政府监管水平和政务服务效能,为民营企业创造公平的竞争市场和良好的营商环境。

(四)推进统筹协调,建设美丽宜居新家园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形成山川共济、城乡融合的发展格局。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围绕产业、就业、社会融入三件事,紧盯两高于、两缩小目标,聚焦7个重点移民村和2个自治区乡村振兴示范镇建设,加快有效衔接和移民致富项目实施、资金支付,力争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同比增长15%。实施美丽乡村七大工程,加快推进乡村振兴示范村镇、重点小城镇及高质量美丽宜居村庄建设。新建改建农村公路30公里,改造危房和抗震宜居房219户。实施美丽村庄绿化提升工程,农村村庄绿化覆盖率达到30%以上。全面实施城市更新。全力推动海绵城市建设,改造城市排水防涝设施,完善城市功能,进一步提升城市内涝治理水平。扎实推进老旧小区改造提升,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配套基础设施建设,补齐城市建设短板、提升配套服务功能,改善人民群众居住环境。提高城市园林绿化建管水平,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30平方米。全面促进融合发展。全面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组织落实《关于落实〈中共吴忠市委关于加快建设绿色发展先行市的实施意见〉的任务分工方案》,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迈入城乡共享共荣新阶段。推进利通区综合运输服务站项目建设,积极创建自治区绿色出行和公交都市示范县区。

守牢安全底线,迈上安全体系建设新台阶。坚定不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着力推进安全体系和应急体系现代化建设。切实保障粮食安全。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永久基本农田非粮化,坚守42.88万亩耕地保有量和35.15万亩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目标任务,管住管好2330吨政府应急储备粮。严格执行粮食安全、耕地保护和米袋子”“菜篮子责任制,大力发展现代设施农业,实施高效节水农业工程、扁担沟扬水灌区调蓄水池工程,粮食总产量稳定在15万吨以上。切实保障生产安全。全面落实自治区党委第十三届四次全会精神,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快应急指挥中心和灾害事故风险监测网络建设,全面提高预警、响应、处置等反应能力。全面强化城镇燃气、瓶装液化石油气、建筑施工、道路交通等重点领域风险隐患源头整治,坚决遏制重大事故发生。优化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提高森林草原火灾、水旱灾害、极端天气等重大灾害应对能力。切实保障金融安全。完善政银企常态化对接机制,持续增加企业新增融资贷款。加强政府债务管理,坚决遏制增量、化解存量,保持总规模处于合理水平,债务风险等级持续下降。加强三保工作,保证财政平稳运行。严厉打击非法金融活动,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

攻坚污染防治,实现生态保护新突破严格控总量、持续消存量、加快增绿量,加快建设绿色发展先行区。提升绿色发展水平。深入做好绿色发展、绿能开发两篇文章,加快推进宁夏国储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40万千瓦光伏发电、宁夏中能电宝华12.5万千瓦光伏智慧农业科技等11个清洁能源项目建设,有力促进能源结构调整与转型。大力开展重点领域能源高效化利用改造行动,构建绿色低碳经济体系。抓实污染综合防治。坚持减污降碳协同增效、颗粒物与臭氧协同控制,严格落实六个标准化扬尘防控措施,持续开展油烟污染专项整治,加大劣质煤打击力度,确保优良天数比例达到82%以上,可吸入颗粒物、细颗粒物平均浓度控制在自治区、吴忠市下达指标内。强化农村黑臭水体和重点入黄排水沟治理整治,实施苦水河(双吉沟吴灵青公路段)生态修复与水质改善工程、郭家桥乡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等项目,确保重点入黄排水沟水质稳定保持在类,黄河过境断面水质稳定保持在地表水类。加强生态保护治理。持续开展国土绿化行动,推进利通区山水林田湖草沙生态修复治理,实施利通区牛首山东麓荒漠化土地生态修复等项目建设,治理水土流失5平方公里,完成营造林1.6万亩,抚育森林0.5万亩,森林面积达到20万亩,草原生态修复1.2万亩,草原植被覆盖度达到53.8%

(七)坚持为民导向,共享和谐幸福新生活。实施好六大提升行动,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扎实有效推进共同富裕。把牢就业增收主线。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健全以创业带动就业和多渠道灵活就业保障机制,有效缓解就业难招工难并存问题。持续抓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发放创业担保贷款6000万元以上,培育创业实体400个以上,城镇新增就业3700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3万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5%以内。抓好退役军人服务管理体系建设,做好退役士兵安置、就业创业等工作。加强困难群体就业兜底帮扶,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筑牢民生幸福底线。合理有效扩大城镇学校学位供给,推动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新建幼儿园3所、中小学2所,新增幼儿学位1440个、中小学学位2700个。学前教育毛入园率达到93%以上,公办在园幼儿占比达到54%以上,普惠性在园幼儿占比达到90%以上,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7%以上,义务教育优质均衡达标校达到40%。深化互联网+医疗,实现村、乡(镇)、利通区、吴忠市四级医疗数据互联互通。兜牢民生保障底线。履行一老一小保障职能,提升镇海养老服务中心安全和护理能力,改造5个老年人活动驿站,新增养老床位40张;建设幼托嵌入式幼儿园25家,新增托位415个。加强对困难家庭的重病、残疾儿童基本生活保障,提升困境儿童福利保障和服务水平。实现基本养老和医疗保险参保全覆盖。实施文明素养提升行动,深化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举办文化惠民·送戏下乡等各类文化活动400场次以上、各项体育活动200场次以上。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宁ICP备19000976号-1宁公网安备64030202000186号

 主办单位:利通区人民政府办公室版权所有 联系方式:0953-2666555 网站标识码:6403020002